找到相关内容103篇,用时4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地藏经的教示

    他的行愿提供了我们开展心胸与充实生命的楷模。我从研习此经而特别领略了三点心得,在此提出与佛友众分享:  一、永远感恩的谦卑。  二、不舍众生的深心。  三、看清自己与众生共同的地方,而不计及个人...如何可以修得同样的气质与风度。佛就教他,要有恒地不断救渡一切受苦的众生。他于是就发广大誓愿,要为了救渡六道众生而多方面的提供方法与帮助,直到众生都完全解脱了,才自己得完全的解脱。  他也曾有一生是女人,...

    林钰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2747945.html
  • 二十一世纪汉传佛教新契机

    一杯羹;未来还是要面对佛教的类外道、神通外道、及佛门里头的外道。   5.科学的反宗教色彩仍很严重,影响人心甚钜。   6.要克服修道环境愈来愈险恶。网路出来,Y世代疑根愈强、智慧愈弱。我们得看清自己...,可以把自己所理解的,和过去曾经走过、有经验的人所理解的佛法(即是所谓的“宗派”)作比较。我们今天对于宗派佛教的看法,应该要超越既有只是一味抄袭的模式。民国以来,包括某些大师在内,都将宗派佛教视为是“...

    法藏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4650965.html
  • 修学佛法之感言与期许

    觉得自己不断地进步的原动力,在于自己不断地修改不正确的见解与肯舍弃包袱。行者宜当看清自己的弱点与别人的长处,既然立志去跟善知识学习,就应该暂时放下自己过去所学的见解与偏见,放下顽固与傲慢,敞开心胸、虚心...热衷者多,而持之以恒者少,对于修学佛法的理念、方法与态度方面,大都一知半解。另一方面,自己从佛国返台已逾三年,深感自己在台湾,由于没有标准的南传僧团摄受,而感到种种不方便,同时也将使一些不持金钱和修头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42052512.html
  • 了解毗奈耶——律(1)

    藉由例行的忏悔。如果我们见到我们的心是清净而毫无疑惑的,那么,那些过犯便会减退。如果我们还不清净,那是因为我们仍然疑惑、仍然犹豫不定。我们没有真正清净,因此我们无法放下。我们没有看清自己,这便是重点。我们的这个律就好像一面栅栏,去防护我们避免犯错;因而,那是我们必须小心审慎的某样东西。  如果你自己没有看清律的真正价值,那便很难处理。在我来到巴蓬寺之前的好几年,我决定了要放弃金钱。大部分的雨期安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65352853.html
  • 佛教法师和当代心理学的对话(3)

    法眼。因此,这位教授可能也有很强的自责压力,但是他没办法看清自己的心念作用,便投射到你们身上,以过度严厉的课业要求,来补偿自己学术功力减退的愧疚。」  法师:你说的很对。佛法之所以一再告诫学人神通是成圣...往那种隐晦而神秘的心理状态里钻,就表示你有心理退化的病态迹象了。  为此,《EQ》作者高曼就被平白糗了一顿,事情发生在他念哈佛临床心理研究所时,跟临床诊断科教授说,他自己有每天打坐的习惯,教授很惊讶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43659969.html
  • 佛教对“应用管理”的看法

    下来,心一平静,自然就容易看清自己、认识自己;能如此,则任外面的世界如何纷乱,自己的心都能如如不动了。  《佛遗教经》说,只要我们“制心一处”,就能“无事不办”。修学“心的管理”这门学科,不能完全依靠...许多有关管理的问题,像如何当个让属下心悦诚服的领导人?如何管理自己的身心和情绪?如何运用管理学,让人际关系更和谐?如何有效管理时间和空间?另外,佛光山在全世界,有近两百个道场和各种事业单位,他们也好奇: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4562505.html
  • 中道的人生观——缘起法则之体现

    上,由修行人切身地看清自己的“错”及错在哪里,再多的眼泪和誓言也只是徒然。诸位看那唱戏的,入起戏来不一样是声泪俱下地令人感动吗?但毕竟他只是在唱戏罢了。佛法是一个人在生命中“自发性”的一种觉醒、一种...自己才能成就的,靠不了他人。因为自己的种种只有自己才最清楚,也只有用智慧看清自己的执著及习性后,修行人才能知道以自身目前的情况来说,什么才是二边,什么才是中道。  大乘佛法中讲的“一切法皆空”的思想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34365182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慧日集(第一辑)

    你定成佛!所以请不要再自卑!不要再企求!请挺起胸膛!肯定自己看清自己!  不能再迷信了!任谁都帮不了你!救你自己吧!诸位众生!   第33篇   当弟子的人,只管照顾自己的修行,不要去看别人的是非,...再要进入此门,则非六波罗蜜不能成办。入门之后,观照种种摩尼宝珠,确为有情众生本来具足的东西,于是复出此门,用十波罗蜜摄化接引,使彼等亦能同获宝珠。这就是菩萨的次第行,次第道。   第16篇   自己做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3270236.html
  • 《念佛胜易》简介、缘起

    往往不是从众生的机这一边出发的,所以说就不太现实。佛法要有现实性,你要把自己的机做一个了解,看清自己的机,然后选择相应的法。  比如说做生意,各行各业都赚钱,但是你呢,要选择一个自己能赚到钱的行业。 ...目标专一,不涉他宗,深入浅出,不尚玄妙,朴实亲切,打动人心,把阿弥陀佛的名号送到每个浊世凡夫的嘴边,让我们欢喜踊跃地称念,丝毫不担心自己的往生,真正体现净土宗“简单化、易行化、民众化”的特点;当年善导...

    净宗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773516.html
  • 止观——宗萨钦哲仁波切

    事物确实存在。龙树的第一种方法,就是帮我们看透那种极端。 修“观”的技巧包含分析和专注。首先分析产生焦虑的基本原因,看清自己问题的真正根源。最后你会了解,根源就是无明,而你所有的问题基本上都来自一个起源...看不出来。 由于浓密的混乱状态,光线也照不透,所以你无法看清任何事物。把注意力集中在“止”的修行,多少可以帮你远离心的疯狂境界,让你能注视它,而不会完全地卷入紊乱中,受它的控制。当念头和烦恼生起的时候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1676314.html